首页 陈鸽讲章 林前11:17-34 圣餐:主的晚餐(陈鸽)2016年

林前11:17-34 圣餐:主的晚餐(陈鸽)2016年

今天我们要一同领受圣餐,吃主的饼、喝主的杯。这圣餐主的晚餐不是人的传统、人的规矩,乃是主的命令、主的吩咐!

林前11:23 我当日传给你们的,原是从主领受的。

注意:里的「我」指是使徒保罗,神的仆人;「传」指是圣餐——吃主的饼、喝主的杯;「原是从主领受的」表明圣餐不是保罗自己发明创立的,乃是从主耶稣所领受的。所以,圣餐乃是主耶稣所设立创办的,不是人的传统、人的规定或是人的遗传,乃是主的吩咐、主的命令。

既然是主的吩咐,我们就当遵行。记得太28章主的大使命,他说:28:20凡我所吩咐你们的,都要教训他们遵守,我就常与你们同在,直到世界的末了。

有些教会,如救世军,他们不守圣餐;还有些信徒常常不领圣餐,听了就一走了之,他们说:太忙,没时间!

弟兄姊妹,你可知道:这不是违背人的传统,乃是违背主的吩咐!因为圣餐是主所设立的。

圣餐的起源与目的

主耶稣在什么时候吩咐我们要领圣餐?

林前11:23我当日传给你们的,原是从主领受的,就是主耶稣被卖的那一夜,拿起饼来,24祝谢了,就擘开,说:“这是我的身体,为你们舍的(“舍”有古卷作“擘开”)。你们应当如此行,为的是记念我。”25饭后,也照样拿起杯来,说:“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约。你们每逢喝的时候,要如此行,为的是记念我。”

注意:圣餐是什么时候设立?就是在主耶稣「被卖的那一夜」23节)领圣餐的目的是什么?「为的是记念我」25节)

“圣餐变质?圣餐同质?——违背圣经”

罗马天主教,他们圣餐”,而“弥撒”(Mass)。他们相信“变质论”:即当神父为饼杯祷告祝福,并宣告“这是我的身体,这是我的血”时,饼杯就会奇妙地变成耶稣的肉和血,如同变戏法或魔术一般。然后,神父将耶稣的血和肉再次献上,为百姓赎罪。因此,天主教神父每次作弥撒,就把耶稣又献上一次。他们相信借着弥撒,耶稣不断地流血、献祭、赎罪,如同旧约牛羊的献祭一样。

然而,这样的教导完全违背圣经。因为旧约牛羊的献祭不过是影子和预表,指向基督在十字架上的献祭;基督才是真正的实体。看见影子,就可以认识实体;看见照片,就可以想到本人。

我和迦南于1990年结婚后,因为传福音,我香港。我俩刚结婚就两地分居,我在香港天天捧着她的照片想念她。三个月后,迦南来到香港,我们团聚并一同来到美国。现在,我还需要天天看她的照片吗?不需要!因为本人已经来了,没必要看相片了。

9:11 但现在基督已经来到,作了将来美事的大祭司……12并且不用山羊和牛犊的血,乃用自己的血,只一次进入圣所,成了永远赎罪的事。

所以,我们今天不必一次又一次献上基督的血和肉,因为基督已经来到,一次将自己献上,成了永远的救赎!

10:10我们凭这旨意,靠耶稣基督只一次献上他的身体,就得以成圣。11凡祭司天天站着侍奉神,屡次献上一样的祭物,这祭物永不能除罪。12但基督献了一次永远的赎罪祭,就在神的右边坐下了,13从此等候他仇敌成了他的脚凳。14因为他一次献祭,便叫那得以成圣的人永远完全。

所以,我们今天领受圣餐,不是再次把耶稣重新献上,乃是记念2000年前主耶稣在十架上一次已成永远的救赎!耶稣说:你们要如此行,吃这饼、喝这杯,为的是记念我——记念他在十架上一次完成的救恩!

我们从前到路德宗领圣餐时,有位老牧师对每个人说:“This is my body, given for you.”(这是我的身体,为你舍的),但他却不提主耶稣的重要吩咐:「你们要如此行,为的是记念我!」因为现代路德宗的圣餐更接近天主教的弥撒,虽然他们不接受天主教“变质论”,但他们却相信“同质论”,与天主教的教导大同小异,都忽略了圣餐“记念主”的重要性。

加尔文的“灵性同在论”比较正确,正如主耶稣在18:18-20所应许的:当我们按他的吩咐行事,他就与我们同在。

圣餐最重要的意义是“记念主”,记念主的恩典——主耶稣已在2000年前在十架上一次成了永远的救赎,为我们舍命流血,还清了罪债。所以,我们要常常吃主的饼、喝主的杯,为的是记念主赦罪之恩,千万不可忘记!正如诗歌所唱:“咒诅他受,祝福我享,苦杯他饮,爱宴我尝,如此恩爱,举世无双,我的心哪,永志不忘!”

人类的通病是健忘。我们记得别人对我们的亏欠、对我们的得罪,却容易忘记别人对我们的恩惠、对我们的帮助。这是堕落的人性,我们天生忘恩负义。所以,神借圣餐的饼杯常常提醒我们:记念主的深恩厚爱,免得我们忘恩负义,亏欠主的恩典。

何时领受圣餐?

注意林前11:25:“你们每逢喝的时候……”以及26节:“你们每逢吃这饼、喝这杯……”

「每逢」是什么意思?不仅仅一次,而是经常、多次、不断地领受。

纯正的基督教敬拜形式简单,注重心灵诚实。我们不讲究虚有其表、繁琐的外在宗教仪式,如点蜡烛、穿圣袍、守节期等。但主在圣经中为我们定下两种意义深远、不可缺少的仪式:

1.洗礼:一次就够了,代表重生;

2.圣餐:不是一次,而是常常领受。

吃饭不是一次就了事,而是经常性的。“每逢吃这饼,喝这杯,为的是记念我”,我们要常常借吃这饼、喝这杯来记念主。

多久一次?圣经没有明说。有些教会每周一次,还有的教会一年或半年一次。我们教会折中,每月第一个主日领受。既然圣经没有明确规定,我们不必为此争论。

圣餐的三重意义

「饼」代表主的身体,为我们破碎、舍命;「杯」代表主的宝血,为我们流出、赎罪。饼和杯分开,象征主的死。林前11:26:“你们每逢吃这饼、喝这杯,是表明主的死,直等到他来。”

我们每逢吃这饼,喝这杯,要看三个方

1)向后看:记念过去2000年主耶稣在十架上为我们舍命流血,成了一次永远的救赎;

2)向前看:盼望将来基督再来,接我们回天家,那里不再有眼泪,何等荣耀的盼望;

3)向里看:省察自己。

再读林前11:26你们每逢吃这饼、喝这杯,是表明主的「死」,直等到他「来」。

“死”是过去(向后看),“来”是将来(向前看)。不但如此,当我们领受圣餐时,还要向里看(省察自己)。

林前11:27所以,无论何人不按理吃主的饼、喝主的杯,就是干犯主的身、主的血了。28人应当自己省察(向里看)然后吃这饼、喝这杯。29因为人吃喝,若不分辨是主的身体,就是吃喝自己的罪了。

注意29节「不分辨是主的身体原文没有“主的”二字,是翻译者为帮助读者理解而加上的。再注意:「身体」指什么?指基督的身体——教会,就是我们。

再看林前10:16我们所祝福的杯,岂不是同领基督的血吗?我们所擘开的饼,岂不是同领基督的身体吗?17我们虽多,仍是一个饼、一个身体,因为我们都是分受这一个饼。

为什么是一饼一杯?

当我们领圣餐时,为什么只用一个饼?不是两个或三个?因为当我们信耶稣时,由一位圣灵受洗,进入一个身体、一个教会,成了一家人。

正如林前12:12就如身子是一个,却有许多肢体;而且肢体虽多,仍是一个身子;基督也是这样。13我们不拘是犹太人、是希利尼人、是为奴的、是自主的,都从一位圣灵受洗,成了一个身体,饮于一位圣灵。

所以,圣餐的饼和杯不仅提醒我们主的身体破碎、宝血流出,也提醒我们因信主耶稣成了一个身体、一个教会,因此我们同领一饼、一杯。

我们教会不是用一个杯,而是从一个大杯倒进许多小杯。为什么?因为觉得一个杯传来传去可能不卫生,有些人会忌讳,所以分成小杯可以避免传染病,让人放心领受。我们知道有些教会用一个杯,我们也不反对,他们用心是好的,为表明在基督里的合一。

有人问:“圣经明说一个饼、一个杯,你们用多个杯,不是违背圣经吗?”不!因为许多小杯都是从一个大杯倒出来的,所以这并不违背圣经一个饼杯的本意。

有些教会为了一个杯多个杯,干起来了!还有的为了葡萄酒或葡萄汁,无酵饼或发酵饼“是”耶稣的身体或“代表”耶稣的身体,站着排队领圣餐坐着领受圣餐,一个礼拜领一次或一月、一年领一次要问题大大纷争辩论,小题大做:非要别人同意自己的观点,要不然,就不让别人领受饼杯!结果教会四分五裂、七零八落!

这样的做法岂不违背圣餐本意?要知道,圣餐的外表形式(如一杯或多杯、葡萄酒或葡萄汁)都是次要的小事,而它所表明的基督十架已废掉人与人之间的隔墙,使我们在基督里合而为一的意义,才是重要的大事。我们不应小题大做、重就轻,不应为外表形式破坏教会合一,应当同心合意、彼此接纳,因为我们因信基督已成了一家人,同领一个饼、一个杯,同属一个身体,互为肢体。

你、我、他如同眼睛、鼻、耳、手、脚,基督是头,我们是骨肉、同胞、手足、弟兄。一个肢体受苦,全身受苦;伤害肢体就是伤害全身,就是不分辨主的身体。

不按理吃主的饼、喝主的杯

哥林多教会就犯了这个毛病:拉帮结党、分门别类,破坏教会合一,就是伤害肢体,不分辨主的身体。

林前11:17我现今吩咐你们的话,不是称赞你们,因为你们聚会不是受益,乃是招损。18第一,我听说,你们聚会的时候彼此分门别类,我也稍微地信这话。19在你们中间不免有分门结党的事,好叫那些有经验的人显明出来。20你们聚会的时候,算不得吃主的晚餐;21因为吃的时候,各人先吃自己的饭,甚至这个饥饿,那个酒醉。22你们要吃喝,难道没有家吗?还是藐视神的教会,叫那没有的羞愧呢?我向你们可怎么说呢?可因此称赞你们吗?我不称赞。

这里,保罗责备哥林多教会:17节「我不称赞你们,因为你们聚会不是受益,乃是招损」。为什么责备他们?因为他们混乱圣餐。

根据早期教会习惯,领圣餐前先吃爱筵。爱筵如同今天教会的聚餐,有人带菜来,一起吃饭,分享主的爱。爱筵是人的传统,可有可无;圣餐是主的吩咐,必须遵行,绝对不可少。

当他们吃爱筵时,有些较富裕的弟兄带了很多好菜(鸡鸭鱼肉、山珍海味),却自私自利,不与人分享,或只跟老朋友分享,自己人坐一桌大吃大喝,甚至喝醉;但教会中的新人却无人理睬,教会中的穷人在一边挨饿,也人关心!正如21节:因为吃的时候,各人先吃自己的饭,甚至这个饥饿,那个酒醉。

或许我们教会没到这地步,但有没有失去爱心?要来就来,要走就走,进教会就像进餐厅、进旅店一样!有没有?

哥林多人只顾自己吃喝,不顾别人,忽略穷人、不睬新人、不理老人!还有弟兄姊妹勾心斗角、彼此嫌隙、彼此不。这就得罪了弟兄,这就伤害身体,就是不分辨主的身体!这就是27节「按理吃主的饼、喝主的杯」

不但如此,哥林多教会中还有拉帮结党、分门别类的现象。18第一,我听说,你们聚会的时候彼此分门别类,我也稍微地信这话。19在你们中间不免有分门结党的事,好叫那些有经验的人(真正讨主喜悦的人)显明出来。

分门结党是教会一个历史悠久的问题,不但在初期教会有,今天也有。今天有人说:“咱们东北来的,彼此有默契!台湾人、香港人,年轻、老年,跟我们格格不入!”“阿拉是上海老乡,自家人!广东佬,跟我们共同语言!别睬他们!”“我们有文化、知识分子、上班族!打工族、没文化、没水平!”“我们是城里人,儿女土生土长!他们是农村刚来的,没户口、没身份,不属我们!这就是分门别类,这就是不分辨主的身体,这就是不按理吃主的饼、喝主的杯!

一边吃一饼一杯(代表一个身体、一个教会),一边结党破坏教会合一,合理吗?

一边:记念主为我们舍己牺牲,一边自私自利、大吃大喝,不顾弟兄挨饿(一个人吃三份,别人没得吃),合理吗?

一边记念十架大爱和赦免,一边讨厌这、恨恶那,不饶恕这个、不理睬那个合理吗?

一边敬拜主、感谢、赞美主,一边与弟兄闹矛盾、闹别扭、纷争,在背后论断毁谤弟兄,合理吗?

这就是不按理吃主的饼、喝主的杯”!

「按理吃饼喝杯」不仅是恭恭敬敬、虔诚领受,更重要的是分辨主的身体——教会。我们同领一饼,因为我们同属一个身体、一个教会;我们要分辨主的身体!

所以,弟兄姊妹是一家人、一个教会、一个身体,不是貌合神离:表面同领一饼一杯,心里却有嫌隙、有隔阂、有矛盾、有疙瘩。如果我们与主的纵向关系正常,那么我们与弟兄姊妹的横向关系也会正常;如果我们爱神,我们自然也会爱弟兄。

约一4:20人若说我爱神,却恨他的弟兄,就是说谎话的;不爱他所看见的弟兄,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神。

领圣餐:先省察,后领受

弟兄姊妹,在我们领圣餐之前,让我们先向里看——省察自己:是否自欺?有没有自以为敬虔爱主,其实假冒为善、自欺欺人?

让我们先省察自己,扪心自问:恨弟兄吗?得罪人吗?伤害人吗?不原谅人吗?有矛盾纷争吗?若我伤害弟兄(肢体),就是伤害基督身体,破坏教会合一,就是不分辨主的身体,就是不按理吃主的饼、喝主的杯——这是何等严肃!因为这就是干犯主的身、主的血了。干犯肢体手足,就是干犯主;得罪弟兄,就是得罪神;伤害主身体(教会),就是伤害头!

记得:保罗信主前又名扫罗,那时他反对基督教、痛恨基督徒,拿着大祭司的介绍信(就是犹太官方的逮捕证),从耶路撒冷到大马士革捉拿基督徒。

9:1扫罗仍然向主的门徒口吐威吓凶杀的话,去见大祭司,2求文书给大马士革的各会堂,若是找着信奉这道的人,无论男女,都准他捆绑带到耶路撒冷。3扫罗行路,将到大马士革,忽然从天上发光,四面照着他。4他就仆倒在地,听见有声音对他说:“扫罗,扫罗!你为什么逼迫我?”5他说:“主啊,你是谁?”主说:“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稣。

保罗何时逼迫主耶稣?他连主的面都没见过。原来,他逼迫主的教会,就是逼迫主!因为教会是主的身体,主是头;头与身体息息相关,伤了身体,就是伤了头!

记得太25:31-46:当主再来审判万民时,他要把世人分成绵羊(右边)、山羊(左边)。40王要回答说:‘我实在告诉你们:这些事你们既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,就是作在我身上了。’45王要回答说:‘我实在告诉你们:这些事你们既不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,就是不作在我身上了。’

“爱主”表现在哪里?主是看不见的、抽象的,怎么爱是爱弟兄、肢体。不爱主表现在哪儿?不爱弟兄、得罪他们、忽略他们、藐视他们、伤害他们!就像哥林多人只顾自己吃喝,不顾弟兄挨饿,他们伤害了教会肢体,这就是不分辨身体,就是“干犯主的身、主的血了”!

不按理吃主的饼、喝主的杯,不分辨,会造成什么后果?他们该当何罪?

林前11:29因为人吃喝,若不分辨是主的身体,就是吃喝自己的罪了。30因此,在你们中间有好些软弱的与患病的,死的也不少(“死”原文作“睡”)。31我们若是先分辨自己,就不至于受审。32我们受审的时候,乃是被主惩治(管教)免得我们和世人一同定罪。

被主管教,虽然不是灵魂灭亡、失去永生,但被主惩治管教是严厉的——有病的、有死的、有软弱的!不是开玩笑

所以保罗说33所以我弟兄们,你们聚会吃的时候,要彼此等待。34若有人饥饿,可以在家里先吃,免得你们聚会,自己取罪……

所以,31节让我们「先分辨省察自己」28节「人应当自己省察」,然后吃这饼、喝这杯。先向里看——自我反省,真诚认罪悔改,然后再领圣餐。

弟兄姊妹,今天如果我们与肢体之间有摩擦、有嫌隙、有隔阂,让我们及时解决!正如5:23耶稣说:“所以,你在祭坛上献礼物的时候,若想起弟兄向你怀怨。

两个可能:1)你得罪人了;(2)人误会你了。无论如何,别拖!当机立断,谦卑下来,赶快解决!

24就把礼物留在坛前,先去同弟兄和好,然后来献礼物。

该解释就解释,该道歉就道歉,该谦卑就谦卑,然后来献礼物。这样,神才悦纳我们的献祭!

如果我们来领圣餐,徒有外表形式(同领一饼一杯),却没有肢体之间的彼此和睦、彼此赦免、彼此同心、彼此相爱,这种有名无实的宗教仪式不能叫人受益,只能叫人招损!为什么?这样的人越领圣餐,就越假冒为善!他以为自己很敬虔(每周聚会、祷告、领圣餐),但其实他的心还是一样的刚硬、一样的冷酷、一样的尖酸刻薄、一样的自以为是!这样的信主,像法利赛人一样,会绊倒人!太可怕了!求主救我们脱离这言行不一、表里不合的敬拜!让我们用心灵诚实来敬拜我们的神!

总结:记得当我们领受圣餐时,要看哪三个方向?

第一、向后看:记念耶稣2000年前在十架上为我们死,成了一次永远的救赎;

第二、向前看:盼望主耶稣再来,接我们回家,到那没有眼泪、没有罪、没有死亡的新天新地,永远与他同在;

第三、向里看:省察自己,真诚认罪悔改,更要尽快与弟兄和好!免得吃喝自己的罪,受到主的惩治!

最后:谁有资格领圣餐?必须十全十美吗?

9:12康健的人用不着医生,有病的人才用得着。

约一1:9我们若认自己的罪,神是信实的,是公义的,必要赦免我们的罪,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。

11:28-30凡劳苦担重担的人,可以到我这里来,我就使你们得安息……

7:37-39人若渴了,可以到我这里来喝……

4:16所以我们只管坦然无惧地来到施恩的宝座前,为要得怜恤,蒙恩惠,作随时的帮助。

福音:

在座凡已经受洗、归入基督,并愿诚心认罪悔改的弟兄姊妹,我们奉主的名欢迎你与我们一同领受圣餐!但如果你还未信主、未悔改、未受洗,请暂时不要领受,免得吃喝自己的罪,自己取罪,遭到审判——这是非常严肃的!

请问:谁资格来领圣餐特朗普?李嘉诚?还是大学教授?农村老?小孩?

只要信靠主,主都欢迎!

现在,让我们照着主的吩咐来记念主。我们来唱三首诗歌:向里看:省察自己;向后看:记念主恩;向前看:盼望主再来!

诗歌:

关于作者: 陈鸽

热门文章